首页 | 学院资讯 | 学院概况 | 招生信息 | 规章制度 | 党建思政 | 办事指南 | 下载中心 | 学生风采
站内搜索:
当前位置: 首页>>教学教务>>教学动态>>正文
成人本科《儿童心理学》教学大纲
2016-07-12 15:11  

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成人本科

学前儿童教育专业

《儿童心理学》课程教学大纲

第一部分大纲说明

一、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

《儿童心理学》是学前教育本科(专科起点)专业学前教育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主干课。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,该课程主要讲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,阐述儿童心理发生、发展的规律,分析各年龄阶段儿童生理发展、认知发展、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特点,研究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,旨在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,更好地支持、促进儿童的成长。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理论分析、解释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本课程4学分,共72学时,第一学期开设。

本课程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: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、学前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、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。基本理论部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、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因素等内容;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学前儿童生理发展、认知发展、语言发展、情感发展以及人格与社会性发展;第三部分主要讨论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,以及家庭外的因素,如同伴关系、电视以及幼儿园环境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。

通过学习,学员将更全面、系统地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影响发展的诸要素,更深入地分析、解读和解决儿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,以制定更科学、合理的教育教学活动,促进儿童的发展。

二、与相关课程的衔接、配合、分工

本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专业主干课,承担着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重任。本课程与本专业领域的其他课程相互衔接和配合,以心理学概论为理论基础,并为以下后续课程提供依据:包括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教师教育方向专业必修课《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》《幼儿游戏与玩具》、《学前教育概论》,以及选修课程《幼儿语言教育》、《幼儿科学教育》、《幼儿健康教育》等。因此,《儿童心理学》的教与学必须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,以及知识的融会贯通。

三、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

本课程对学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:

1、以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、基本原理和各阶段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为教学重点,通过生动具体的生活事例,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、掌握教学内容。

2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和原理分析、解读儿童心理和行为的能力,启发、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,提高教育教学和教养实践的能力,提高解读儿童成长、分析影响儿童发展的原因和促进儿童发展的能力。

四、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

本课程采取多种媒体支持下的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、教师远程导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、理论传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的远程教学形式。在教学方法上,根据本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,面授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理论内容,在此基础上应该特别强调实践教学和实训操作,重视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、分析、思考和实践获得的学习体验,充分利用当地教育机构作为重要教学资源,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建立实践教学基地。在教学组织形式上,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,开展学习过程中的合作、研讨式学习,积极参与网上教学互动,在远程导学下联系自身工作实践经验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,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和能力。

自主学习是学习本课程的基础形式。学生在自主阅读教材的基础上,根据自身学习需要接受面授辅导,观摩电视课和IP课件,通过网上课程教学平台获取学习资源,通过参加远程教学活动、网上讨论、在线答疑等活动解决疑难问题,并完成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。

面授辅导是课程必要的教学活动;远程教学是重要的导学活动。面授教学要精练致用,不仅要包含基础知识、原理和技能的重点讲授、演示和答疑,自学方法的介绍,还要重视结合本地区特点向学员提供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,适时进行情景模拟训练。远程教学活动要配合面授辅导,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教学中共性的疑难问题。

注意安排落实实践教学环节。有条件的地方要组织学员开展实训和操作。

本课程教学要根据每章的内容特点和教学要求,有针对性的灵活采用相应教学方法。积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、案例分析、问题教学、启发引导等方法,引导学生积极思考、大胆探索、乐于实践,提高教学效果。

五、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

本课程的教学要求,分为“重点掌握、掌握、了解”三个层次。“重点掌握”的内容,主要是课程中的基本概念、基本理论和运用的基本技能。要求理解和熟练地把握。“掌握”的内容,主要是课程中的一些原理应用的知识,要求理解知识的内容;“了解”的内容,主要是课程中的一些资料性扩展的内容;要求知道就可以了。

第二部分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议

一、学时分配

本课程4学分,72学时,开设一个学期。具体的教学时数分配见下表:

教学内容

课内总学时

建议录像学时

第一章绪论

7

1

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

5

1

第三章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生物学因素

6

1

第四章 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

8

1

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

8

1

第六章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

6

1

第七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

10

2

第八章 人格与社会性发展

8

2

第九章 家庭与儿童发展

7

2

第十章 家庭以外的环境与儿童发展

7

2

合计

72

14

二、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

根据课程的性质、特点、内容和教学要求,本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,录像教材为主要导学媒体、IP课件及网上资源为辅助教学媒体。

1.文字教材

文字教材是课程多种媒体中的主要教学媒体,承载本课程必须传授的主要内容,是课程教与学活动的基本载体,是学习者借此开展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资源,也是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。文字教材的编制以教学大纲为根本依据,针对学生具体学习特点,设计为教学与辅导合一型教材,强调助学和导学的功能,重视学习测评与练习设计。理论内容做到精练、够用,重点突出,联系实际,阐述到位,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担,帮助学习者更快、更准确地掌握内容要点。

2.录像教材

录像教材是本课程教学的主要导学媒体资源,针对内容特点,选择相关专题采取专家讲授、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导学。录像教材利用其直观,生动,声、画并呈,效果丰富的媒体特点,在提升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同时,着重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的学习进行深入指导和切实引导。

录像教材初步拟由14个专题内容构成,每个专题50分钟。

3IP课件

IP课件是本课程重要的辅助教学媒体。IP课件配合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,以专题讲座和案例分析为基本形式,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课程系统知识,掌握教学要求和正确的学习方法,进行作业评点,介绍学科学术前沿动态,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。课程开出首学期提供5学时,其后视教学进程中的需要陆续建设。

4.网上资源

网上资源是本课程学习重要的动态性辅助教学媒体,基于“电大在线”网站上的“儿童心理学”课程网上教学平台,提供不时更新的各章教学辅导文本,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教学信息,开展文本或视频远程教学活动,师生、生生互动讨论,进行各种训练与测试,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促进和支持远程自主学习。

在课程资源建设成熟后,视需要开发网络课程供学员学习。

三、教学环节

本课程的教学采用多媒体多方式进行。

1. 自学与面授辅导

自学分预习和复习,由学员自己监控执行。本课程十分强调自学,具体地说就是不但要多读几遍教科书,而且每一遍阅读都要致力于实质性理解而不是寻章摘句或背诵文本。本课程赞赏进一步阅读本教材所附参考文献的学员。面授辅导课紧密配合电视课与教材,采用讲解、讨论、答疑等方式。辅导课学时大约为课内学时的1/3。自学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,特别是那些缺乏组织电视教学的地方,这种方式更重要。

2. 作业

本课程的作业主要依据各章的思考题,结合自学教材内容进行思考或答疑。也可以开展课堂小组讨论等。

3. 考试

本课程的期末考试为全省统一命题、统一评分标准、统一考试时间。

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

第一章 绪论

【教学要求】

重点掌握: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,儿童心理学的产生,二十世纪主要的儿童观,资料收集的方法,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。

掌 握:西方早期的儿童观,遗传与环境之争,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,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问题。

了 解:儿童成为被研究的对象。

【教学内容】

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

一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

二、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

第二节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形成

一、西方早期的儿童观

二、儿童成为被研究的对象

三、儿童心理学的产生

四、二十世纪主要的儿童观

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

一、遗传与环境之争

二、发展的主动性与被动性问题

三、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问题

第四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

一、资料收集的方法

二、发展的研究设计: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

【教学重点与难点】

教学重点: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,儿童心理学的产生,二十世纪主要的儿童观。

教学难点:资料收集的方法,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。

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流派

【教学要求】

重点掌握: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,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,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点,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,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,社会生态系统论

掌 握: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,社会文化理论

了 解:信息加工理论

【教学内容】

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

一、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

二、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

第二节行为主义理论

一、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

二、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点

三、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

第三节认知发展理论

一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

二、信息加工理论

三、社会文化理论

第四节社会生态系统论

一、 社会生态系统论的基本观点

二、社会生态系统论的应用

【教学重点与难点】

教学重点: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,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,斯金纳的行为主义观点,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,社会生态系统论

教学难点: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,信息加工理论

第三章 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生物学因素

【教学要求】

重点掌握: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,遗传与环境互动的特征,胎儿身体的生长发育,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,新生儿的特点,新生儿对家庭的影响

掌 握:遗传对气质、人格的影响

了 解: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,分娩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

【教学内容】

第一节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

一、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

二、遗传对气质、人格的影响

三、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

四、遗传与环境互动的特征

第二节 胎儿的发育

一、胎儿身体的生长发育

二、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

第三节 生产过程及新生儿的发展

一、分娩过程及可能的并发症

二、新生儿的特点

三、新生儿对家庭的影响

【教学重点与难点】

教学重点: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,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,胎儿身体的生长发育,新生儿的特点,新生儿对家庭的影响

教学难点:遗传与环境互动的特征,遗传力及其研究方法

第四章学前儿童生理的发展

【教学要求】

重点掌握:身体的生长,影响身体发育的因素,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大动作的发展,精细动作的发展,早期动作发展的个别差异,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

掌 握: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其可塑性

了 解:,大脑的分化与发展

【教学内容】

第一节 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

一、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其可塑性

二、大脑的分化与发展

第二节身体的生长发育

一、身体的生长

二、影响身体发育的因素

第三节运动技能的发展

一、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大动作的发展

二、精细动作的发展

三、早期动作发展的个别差异

四、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

【教学重点与难点】

教学重点:身体的生长,影响身体发育的因素,动作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大动作的发展,精细动作的发展,早期动作发展的个别差异,促进儿童动作的发展

教学难点: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其可塑性,大脑的分化与发展

第五章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

【教学要求】

重点掌握: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,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,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,婴儿思维的发展,幼儿的思维发展,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

掌 握:婴儿感知觉发展研究的方法

了 解:智力测验

【教学内容】

第一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

一、婴儿感知觉发展研究的方法

二、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

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和记忆的发展

一、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

二、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

第三节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

一、婴儿思维的发展

二、幼儿的思维发展

第四节 学前儿童智力发展

一、智力测验

二、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

【教学重点与难点】

教学重点: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研究的方法,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,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,婴儿思维的发展,幼儿的思维发展,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

教学难点:婴儿感知觉发展研究的方法,智力测验

第六章 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

【教学要求】

重点掌握:单词句阶段词义的发展,幼儿词汇量及词义的发展,语法的习得,语用技能的发展,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

掌 握:前语言阶段的语音,音调和最初语音的发展,语音的辨别,双词句和简单句的语法,

了 解:读写能力发展

【教学内容】

第一节语音的发展

—、前语言阶段的语音

二、音调和最初语音的发展

三、语音的辨别

第二节 语义的发展

一、单词句阶段词义的发展

二、幼儿词汇量及词义的发展

第三节 语法的发展

一、双词句和简单句的语法

二、语法的习得

第四节 语用技能和读写能力的发展

一、语用技能的发展

二、幼儿读写能力的发展

第五节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

—、生物学因素的影响

二、环境的影响

三、认知因素的影响

【教学重点与难点】

教学重点:单词句阶段词义的发展,幼儿词汇量及词义的发展,语法的习得,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

教学难点:语音的辨别,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,语用技能的发展

第七章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

【教学要求】

重点掌握: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,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,情绪推理能力的发展,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,情绪调节,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,情绪表达规则的获得,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,依恋的概念,依恋的发展,依恋关系的质量,影响依恋的因素,依恋与日后的发展

掌 握:情绪体验的发生,复合情绪的发展

了 解:情绪及其功能

【教学内容】

第一节 情绪体验与表达的发展

一、情绪及其功能

二、情绪体验的发生

三、几种基本情绪的发展

四、复合情绪的发展

第二节 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

一、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

二、情绪推理能力的发展

三、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

第三节 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的发展

一、什么是情绪调节

二、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

三、情绪表达规则的获得

四、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

第四节 早期情感关系的建立

一、依恋的概念

二、依恋的发展

三、依恋关系的质量

四、影响依恋的因素

五、依恋与日后的发展

【教学重点与难点】

教学重点:基本情绪的发展,情绪识别能力的发展,情绪推理能力的发展,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,情绪调节,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,情绪表达规则的获得,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,依恋的概念,依恋的发展,依恋关系的质量,影响依恋的因素,依恋与日后的发展

教学难点:情绪推理能力的发展,情绪调节

第八章 人格与社会性发展

【教学要求】

重点掌握:气质的概念,气质与儿童抚养,自我认识及其发展,自尊及其发展,自我控制及其发展,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的发展,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,亲社会行为的发展,攻击行为的发展

掌 握: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

了 解:学前儿童的性别差异

【教学内容】

第一节 气质及其发展

一、气质的概述

二、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变性

三、气质与儿童抚养:拟合模型

第二节 自我的发展

一、自我认识及其发展

二、自我体验:自尊及其发展

三、自我控制及其发展

第三节 性别差异及性别角色的发展

一、学前儿童的性别差异

二、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的发展

三、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

第四节 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

一、亲社会行为的发展

二、攻击行为的发展

【教学重点与难点】

教学重点:气质的概念,气质与儿童抚养,自我认识及其发展,自尊及其发展,自我控制及其发展,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的发展,性别差异形成的原因,亲社会行为的发展,攻击行为的发展

教学难点:气质的概念,性别概念和性别角色的发展,

第九章 家庭与儿童发展

【教学要求】

重点掌握:家庭的意义与功能,父母对婴儿的影响,父母的教养行为,教养类型与儿童发展,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

掌 握:婴儿的出生对家庭的影响,手足关系与儿童发展,祖孙关系与儿童的发展,特异家庭与儿童的发展

了 解:家庭是一个系统

【教学内容】

第一节 家庭的意义与功能

—、家庭的意义

二、家庭功能

三、家庭是一个系统

第二节 父母与婴儿间的互动

—、婴儿出生对家庭的影响

二、父母对婴儿的影响

第三节 教养行为与儿童发展

一、父母的教养行为

二、教养类型与儿童发展

三、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

第四节 家庭结构与儿童的发展

一、手足关系与儿童发展

二、祖孙关系与儿童的发展

三、特异家庭与儿童的发展――离婚的冲击

【教学重点与难点】

教学重点:家庭的意义与功能,父母对婴儿的影响,父母的教养行为,教养类型与儿童发展,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

教学难点:教养类型及其与儿童发展的关系

第十章 家庭以外的环境与儿童发展

【教学要求】

重点掌握:同伴互动的发展,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角色,友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,幼儿园教师、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

掌 握:同伴互动的意义,同伴关系及其评定

了 解:电视对幼儿发展的影响,幼儿园环境的影响

【教学内容】

第一节 同伴关系与幼儿发展

一、同伴互动的意义

二、同伴互动的发展

三、同伴关系及其评定

四、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角色

五、友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

第二节 电视对幼儿发展的影响

一、电视对幼儿发展的消极影响

二、电视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

第三节 幼儿园对幼儿发展的影响

一、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发展的影响

二、幼儿园课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

三、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

【教学重点与难点】

教学重点:同伴互动的发展,友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,电视的影响,幼儿园教师的影响,幼儿园课程的影响

教学难点:同伴关系在儿童发展中的角色,同伴关系及其评定

关闭窗口
 
您是第 位访客
 

福建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  左海校区:福州市铜盘路15号综合楼5楼 邮编:350003